联系我们 Contact Us
技术热线:(+86)13592550753
电话:(0371)86528660
电子邮件:fealab@163.com
如何提升创新和竞争能力?
技术应用文章>>>
- CAE咨询--有限元分析技术服...
- 有限元培训_ANSYS培训_W...
- ANSYS新旗舰版本ANSYS...
- 基于CFX的涡流燃烧器气体流场...
- LINK180—三维有限应变杆...
- 3维的显式的结构实体单元
- PLANE121--2 维 8...
- 8 节点轴对称-谐波热单元-P...
- 2 维 8 节点热实体单元-P...
- 4 节点轴对称谐波热单元
- 2 维热-电耦合实体单元
- SOLID65单元性质
- SOLID65单元性质
- 3-D 各向异性结构实体单元
- 2 维 8 节点磁实体单元-P...
- 3-D结构实体单元
- 电流源SOURC36
- LINK32--二维热传导杆单...
- 弹簧-阻尼器Spring-Da...
- LINK8单元描述
- SOLID5--三维耦合场体单...
- Beam4 单元描述
- Beam3二维弹性单元特性
- PLANE2
- 液压支架参数的确定
☆作为创新企业,提高您的产品质量附加值——轻量化设计/可靠性/失效分析/优化设计...... |
☆作为技术人员,增加您的设计核心竞争力——设计水平/薪酬水平/瓶颈突破...... |
☆作为就业学生,一个合格结构工程师必备技能——设计水平/薪酬水平/瓶颈突破......
ANSYS软件培训大纲 |
主题 | 主要内容 |
|
一、有限单元法简介 |
1、工程中应用力学的发展过程 2、有限单元法的发展历史 3、国内外有限元技术的应用现状 |
|
二、线弹性力学基本原理 |
1、弹性力学问题的提出及基本假设 2、被求解函数的设定 3、利用应力函数求解 4、解微分方程组 |
|
三、几何模型建立及修复 |
1、ANSYS 软件直接建模、CAD软件(如solidworks、proe/ug/catia等软件零件或者装配体模型的导入)IGS/STP等几何模型导入 2、碎面合并等拓扑修复,焊接及焊缝单元的处理、螺栓的简化处理,薄壳单元的处理 3、中面的抽取,面与面之间几何拓扑处理。 |
|
四、网格划分及单元 |
1、一维
梁单元的建立、截面属性的赋予 2、壳单元模型理论建立、壳单元的类型、四边形单元网格的划分
3、实体单元即六面体单元的划分、网格划分算法、四面体网格生成算法 4、复杂网格模型的划分及几何分块技巧、中间节点与计算精度的关系
5、如何处理复杂装配体的网格大小与计算精度的关系。 |
|
五、静力学有限元分析 |
1、有限元软件的结构 2、单元类型介绍 3、几何模型的建立 4、单元模型的建立 5、材料及单元属性的定义 6、载荷及约束的施加 7、分析和求解 8、 结果后处理 |
|
六、结构静力学的有限元分析 |
1、杆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2、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3、面板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4、装配体接触分析 5、焊接及焊缝处理与模拟 6、零部件安全系数 |
|
七、接触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1、非线性接触分析算法、目标面与接触面的概念 2、对称接触与非对称接触、接触初始界面的设置 3、接触滑移与接触类型、绑定接触及MPC算法 4、拉格朗日及罚函数算法 5、摩擦接触及无摩擦接触、粗糙接触 6、接触收敛控制、接触对的批处理的方式。 |
|
八、动力学有限元分析 |
1、动力学有限元分析的理论基础 2、模态有限元分析(共振频率提取) 3、谐响应有限元分析 4、瞬态动力分析 (冲击碰撞等) 5、动力学分析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
|
软件和实例讲解 |
1、简单机构 2、复杂机构 3、振动筛 |
|
九、热传导与热应力有限元分析 |
1、热传导理论基础 2、热传导有限元分析理论 3、热传导有限元分析的相关参数 4、热膨胀、热应力、热应变 5、热变形分析有限元理论 6、热传导与热应力分析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
|
软件和实例讲解 |
1、散热片温度场和热应力分析 |
|
十、非线性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
1、非线性问题的分类 2、材料非线性问题----弹塑性静力学、蠕变、橡胶材料 3、几何非线性问题---大变形、屈曲分析 4、边界非线性问题 |
|
软件和实例讲解 |
1、橡胶材料的非线性分析实例 2、弹簧的大位移分析实例 3、屈曲分析实例 4、接触分析实例 |
|
十一、疲劳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
1、疲劳破坏的原因及分类 2、疲劳有限元分析步骤 3、应力寿命曲线(S-N曲线) 4、应变寿命曲线(E—N曲线)5、高周疲劳 6、低周疲劳 7、疲劳安全系数 8、疲劳损伤累积 9、其他疲劳分析方法 |
|
十二、计算流体动力学 |
1、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2、流体的物理性质及描述 3、流体的分类 4、流动的分类 5、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未知函数及基本方程 6、质量连续性方程
7、动量方程 8、能量方程 9、空气动力学方程 10、CFD的基本方程 11、基本方程的初始及边界条件
12、离散CFD--有限体积法(FVM)13、小结 |
|
十三、优化设计原理及工程应用 |
1、优化设计基础 2、拓扑优化原理 3、拓扑优化的有限元实现 4、基于有限元的拓扑优化设计实例 5、拓扑优化的技术障碍及解决方案 |
|
软件和实例讲解部分 |
1、电动机端盖分析实例;2、悬臂梁受弯分析实例; 3、轨道轮压接触分析实例;4、齿轮齿圈接触分析实例; 5、脚轮冲击动力学分析 6、塑料卡扣插拔力分析 7、过盈配合插拔力分析 8、直流牵引电机装配体结构分析 9、曲轴疲劳性能分析 10、驱动执行机构动力学分析 11、桥式起重机建模及强度刚度分析 12、汽车桥壳强度刚度分析 13、卧螺式离心机强度刚度分析 14、石油钻探设备结构分析 15、移车台强度刚度有限元分析 16、汽车后视镜模态有限元分析 17、液压成型结构分析 18、液压机床结构强度刚度分析 19、起重机吊钩结构强度分析及结构参数优化 20、水工钢闸门结构分析 21、热应力导致的疲劳分析 |
|
研讨与答疑 |
老师将针对学员提出的问题,与学员共同探讨交流,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解决方案,帮助学员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
|
ANSYS 14.5 软件与理论基础课程
ANSYS 14.5 软件非线性分析课程
ANSYS 14.5 接触分析高级课程
ANSYS 14.5 正弦扫频分析专题课程
ANSYS 14.5 强度刚度问题专题课程
ANSYS 14.5 瞬态冲击问题专题课程
ANSYS 14.5 谱分析及随机振动专题课程
ANSYS 14.5 疲劳失效分析专题课程
ANSYS 14.5 热应力耦合专题课程
ANSYS 14.5 多体机构分析专题课程
预备知识:掌握相关行业专业知识或具有相关工作经验。
适用人员:CAE分析工程师、机械设计工程师、结构设计工程师。
授课形式:企业定制课程、一对一或小班培训课程。
培训效果:签订合同,学不会退款。
咨询电话:+86 186-3955-9165 0371-8652 8660 QQ 1574637461
成功客户
江苏徐工机械研究院、中铁隧道盾构、湖南机油泵股份、株洲兴华轨道、洛阳德平机械、苏州盖普泵、山东福安达重汽、佛山力丰机床、塞纳扶梯、郑州大元机 械、宁波博奇机电、佛山金泰电机、中山邦达、郑州金熙机械、东莞燊安塑胶、苏州佳利载带、杭州韦孚精密机械、新乡长垣盛华起重机械、濮阳锐实达石油设备、 西安欧德、达州科立、北京天合众邦、辽宁电机、长春旭日橡胶等
ANSYS软件培训介绍
企业内训 |
根据企业需求上门培训,定制ANSYS软件具体培训方案,以实际案例作为讲解教材,个性化讲解,做到学以致用。(温馨提示:完成后,根据需求,可以提供现场服务,以巩固培训效果) |
|
|
个人培训 |
或公司委派培训,采用面授式教学,一对一讲解模式;适合于工程师、在校机械、汽车、力学类等相关专业人员等 (温馨提示:培训后,终身问题免费咨询、彻底消除您的后顾之忧) |
|
|
网络培训
|
根据部分在职人员或距离较远学员的需要,灵活安排培训时间,一对一讲解网络授课,学会为止; (温馨提示:完成培训后,终身问题免费咨询) |
行业应用
ANSYS钢结构培训 型钢及焊接钢板简化、静动态分析校核、疲劳裂纹分析、冲击强度分析、抗震分析、优化设计等
ANSYS起重机培训
针对桁架焊接结构、箱型焊接钢结构、龙门起重机、架桥机、桥式起重机等典型起重机械产品进行有限元专题建模、强度、刚度、疲劳、瞬态冲击振动、非线性屈曲稳定性分析、动刚度校核等系统详细的培训
ANSYS超声波焊头培训
超声波焊头、正弦扫频、恒频激振响应
ANSYS工程机械培训
挖掘机、凿岩机、混凝土泵车、起重机械、游乐设备、港口机械、石油机械、矿山机械、重型机械、挖斗机、强度、刚度、疲劳、装配体、机构运动、冲击振动等
ANSYS汽车零部件培训
前后桥壳、皮带轮、机油泵、空调支架、波纹管、后视镜、车架、齿轮、曲轴、连杆、油箱、板簧、制动器、轮毂等
ANSYS机床类专题培训
液压机、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折弯机、剪板机、龙门铣床、锻压机、钣金焊枪等、结构件、床身、装配体、静载、动载、疲劳、模态分析
ANSYS振动筛类培训
针对振动筛、共振筛、反共振振动筛进行相关强度分析、刚度分析、模态频率分析、激励载荷施加、谐振响应分析、弹簧选型等
学习技巧与经验分享
有 限元软件是理论与经验高度融合的计算软件,初学者刚接触软件时,可从理论知识、软件操作、实际案例分析三大块入手。理论知识方面,需要了解最基础的力学知 识,如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若有静力可了解下弹性力学,塑性力学,热力学等学科知识。软件学习方面,要多练习,合理的提出疑问,然后对这些疑问有针对性的 一一解决。有限元分析的 目的更重要的是指导工程实践,所以任何脱离工程实际的分析都是没有意义的,无论是受力分析还是加载等软件设置都要建立在实际工程基础上,太多的简化和软件 本来能够实现的确简化了这些都是造成有限元分析结果不准确的原因。同一个结构,不同人分析的结果确不同,原因就在于使用者的理论与软件水平不同,有限元软 件只是个计算工具。
所以,有限元软件对于有一定设计工程经验的人学习起来很容易的。在网络普及的时代,自学完全可以解决问题,但是由于有限元的特殊性,软件自学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的,一对一式讲解的 目的在于快速掌握有限元分析技术的核心,不单单是软件的操作,还涵盖了常用的理论基础知识,软件操作经验,工程案例分析经验的内容,短时间内迅速达到从入 门到精通的目的。报大班几十个人学习的本质只是练习软件操作,无法将初学者的疑问与讲师充分的沟通,更谈不上学以致用了。 入门容易精通难,这是有限元软 件的共性,而这一难点主要是集中在理论、软件操作、工程经验三者的融会贯通,当这一点做到的时候,入门早已经变为精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