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Us
技术热线:(+86)13592550753
电话:(0371)86528660
电子邮件:fealab@163.com
如何提升创新和竞争能力?
技术应用文章>>>
- CAE咨询--有限元分析技术服...
- 有限元培训_ANSYS培训_W...
- ANSYS新旗舰版本ANSYS...
- 基于CFX的涡流燃烧器气体流场...
- LINK180—三维有限应变杆...
- 3维的显式的结构实体单元
- PLANE121--2 维 8...
- 8 节点轴对称-谐波热单元-P...
- 2 维 8 节点热实体单元-P...
- 4 节点轴对称谐波热单元
- 2 维热-电耦合实体单元
- SOLID65单元性质
- SOLID65单元性质
- 3-D 各向异性结构实体单元
- 2 维 8 节点磁实体单元-P...
- 3-D结构实体单元
- 电流源SOURC36
- LINK32--二维热传导杆单...
- 弹簧-阻尼器Spring-Da...
- LINK8单元描述
- SOLID5--三维耦合场体单...
- Beam4 单元描述
- Beam3二维弹性单元特性
- PLANE2
- 液压支架参数的确定
PLANE2 单元说明
PLANE2 是一个6节点三角形单元,与 8 节点的PLANE82单元兼容。本单元具有一个二次的位移函数,可以较好地适应不规则的模型网格 (比如由不同的 CAD/CAM系统所产生的模型)。
本单元有6个节点,每个节点有 2 个自由度,分别为 x 和 y 方向的平移,既可用作平面单元 (平面应力或平面应变),也可以用作轴对称单元。本单元具有塑性、蠕变、辐射膨胀、CAE,有限元分析,应力刚度、大变形以及大应变的能力。关于本单元的更多细节见 ANSYS 公司理论手册 中的 PLANE2。
图 2.1 PLANE2 单元几何
PLANE2 输入数据
在图 2.1: "PLANE2 单元几何" 中给出了 PLANE2 单元的几何形状,节点位置和坐标系。
除了节点外。单元输入数据还包括一个厚度 (仅当 KEYOPT(3) = 3 时) 以及正交异性材料特性。正交异性材料的方向与单元坐标系方向一致,单元坐标系的方向在 "坐标系" 中说明。
单元载荷在 "节点和单元载荷" 中说明。压力可以作为单元边界上的面载荷输入,如 图 2.1: "PLANE2 单元几何" 中带圆圈数字所示。正压力指向单元内部。可以输入温度和流量作为单元节点处的体载荷。节点 I 处的温度 T(I) 默认为 TUNIF。如果不给出其它节点处的温度,则默认等于 T(I)。如果给出了所有角节点的温度,CAE,有限元分析,各中间节点的温度默认为其相邻角节点温度的平均值。对于任何其它的输入方式,未给定的温度默认为 TUNIF。对于流量的输入与此类似,只是默认值用零代替了 TUNIF。
对平面问题,除了 KEYOPT(3) = 3 的情况外,本单元如有节点力,应输入每单位厚度的力值;对轴对称问题应输入整个圆周 (360°) 的力值。
通过 ISTRESS 或 ISFILE 命令可以对本单元施加初始应力。进一步的信息见 "ANSYS 基本分析指南" 中的初始应力载荷。另外,将 KEYOPT(9) 设置为 1,可以通过用户子程序 USTRESS 来读取初始应力。关于用户子程序的细节见 "ANSYS 用户程序特性指南"。
在进行几何非线性分析时,可以使用 SOLCONTROL,,,INCP 命令来包含压力的影响。在线性特征值屈曲分析中自动包括压力载荷刚度效应。如果需要非对称的压力载荷刚度效应矩阵,使用 NROPT,UNSYM 命令。
在 "PLANE2 输入汇总"中给出了本单元输入数据的一个汇总。在"单元输入"中给出了本单元输入数据的一般说明。对于轴对称问题,见 "轴对称单元"。
PLANE2 输入汇总
节点:
I, J, K, L, M, N
自由度
UX, UY
实常数
如果 KEYOPT(3) = 0, 1, 或 2 - 无
如果 KEYOPT(3) = 3 - 输入厚度 THK
材料特性
EX, EY, EZ, PRXY, PRYZ, PRXZ (或 NUXY, NUYZ, NUXZ),
ALPX, ALPY, ALPZ (或CTEX, CTEY, CTEZ或THSX, THSY, THSZ), DENS, GXY, DAMP
面载荷
压力 -
边 1 (J-I), 边 2 (K-J), 边 3 (L-K)
体载荷
温度 -- T(I), T(J), T(K), T(L), T(M), T(N)
流量 -- FL(I), FL(J), FL(K), FL(L), FL(M), FL(N)
特定求解能力
塑性、蠕变、辐射膨胀、应力刚度、大变形、大应变、生死单元、自适应下降、初应力输入
关键选项
KEYOPT(3) – 单元行为:
0 - 平面应力
1 - 轴对称
2 - 平面应变 (Z 向应变 = 0.0)
3 - 带有厚度输入的平面应力
KEYOPT(5) - 额外应力输出
0 - 输出基本单元解
1 - 输出积分点应力
2 - 输出节点应力
KEYOPT(6) - 额外表面结果输出
0 - 输出基本单元解
3 - 同时输出各积分点处的非线性结果
4 - 对有非零压力的各边输出表面结果
KEYOPT(9) - 初应力子程序选项 (只有直接输入 KEYOPT 命令才可用)
0 - 不使用用户子程序提供初应力 (默认)
1 - 从用户子程序 USTRESS 读入初应力数据 (如何写用户子程序见 ANSYS 用户程序特性指南)
PLANE2 输出数据
与单元有关的结果输出有两种形式:
·包括在整个节点解中的节点位移。
·附加的单元输出,见表 2.1 "PLANE2 单元输出定义"。
在图 2.2 "PLANE2应力输出" 中显示了几个输出项。单元应力的方向平行于单元坐标系。对于单元中任意具有非零压力的边,可以输出表面应力;表面应力定义为平行或垂直于边界线,例如 IJ 边的表面应力定义为平行和垂直 IJ 线,对于平面问题沿 Z 轴方向,对于轴对称问题沿环向。
在 "结果输出" 中给出了对于结果输出的一般说明。查看的方法见"ANSYS 基本分析指南"。
图 2.2 PLANE2 应力输出
单元输出定义表使用如下标记:
在名称列中的冒号 (:) 表示该项可以用分量名方法[ETABLE, ESOL] 处理;O 列表示该项可用于 Jobname.OUT 文件;R 列表示该项可用于结果文件。无论 O列或 R 列,Y 表示该项总是可用的,数字表示表的一个注解,其中说明了使用该项的条件;而减号 "-" 表示该项不可用。
表 2.1 PLANE2 单元输出定义
名称 | 定 义 | O | R |
EL | 单元号 | Y | Y |
NODES | 单元角节点 (I, J 和 K) | Y | Y |
MAT | 单元材料号 | Y | Y |
THICK | 单元平均厚度 | Y | Y |
VOLU: | 单元体积 | Y | Y |
XC,YC | 结果输出点位置 | Y | 3 |
PRES | 压力,P1 在节点 J,I;P2 在 K,J;P3 在 L,K | Y | Y |
TEMP | 温度 T(I),T(J),T(K),T(L),T(M),T(N) | Y | Y |
FLUEN | 流量 FL(I),FL(J),FL(K),FL(L),FL(M),FL(N) | Y | Y |
S: X,Y,Z,XY | 应力 (对平面应力单元 SZ = 0.0) | Y | Y |
S: 1,2,3 | 主应力 | Y | - |
S: INT | 应力强度 | Y | - |
S: EQV | 当量应力 | Y | Y |
EPEL: X,Y,Z,XY | 单元的弹性应变 | Y | Y |
EPEL: 1,2,3 | 单元的弹性主应变 | Y | - |
EPEL: EQV | 单元的当量弹性应变 [4] | - | Y |
EPTH: X,Y,Z,XY | 单元的平均热应变 | Y | Y |
EPTH: EQV | 单元的当量热应变 [4] | - | Y |
EPPL: X,Y,Z,XY | 单元的塑性应变 | 2 | 2 |
EPPL: EQV | 单元的当量塑性应变 [4] | - | 2 |
EPCR: X,Y,Z,XY | 单元的蠕变应变 | 2 | 2 |
EPCR: EQV | 单元的当量蠕变应变 [4] | - | 2 |
EPSW | 单元的辐射膨胀应变 | 2 | 2 |
NL: EPEQ | 节点的当量塑性应变 | 2 | 2 |
NL: SRAT | 节点的真实应力与屈服面应力之比 | 2 | 2 |
NL: SEPL | 节点在应力-应变曲线上的当量应力 | 2 | 2 |
NL: HPRES | 节点静水压力 | - | 2 |
FACE | 侧边标号 | 1 | 1 |
EPEL(PAR,PER,Z) | 侧边弹性应变(平行, 垂直, Z 向或环向) | 1 | 1 |
TEMP | 侧边平均温度 | 1 | 1 |
S(PAR,PER,Z) | 侧边应力(平行, 垂直, Z 向或环向) | 1 | 1 |
SINT | 侧边应力强度 | 1 | 1 |
SEQV | 侧边当量应力 | 1 | 1 |
LOCI: X,Y,Z | 积分点位置 | - | Y |
注解:
1 表面解输出 (如果 KEYOPT(6) = 4 且对于非零压力边界)。
2 非线性结果, 只有在单元为非线性材料特性时才输出。
3 仅用作 *GET 命令的输出项,给出单元中心处结果。
4 当量应变使用有效泊松比:对于弹性和热问题,该值由用户给出 (MP,PRXY 命令);对于塑性和蠕变问题,该值设为 0.5。
表 2.2 PLANE2 其它单元输出
说明 | 输出项名称 | O | R |
积分点非线性结果 | EPPL, EPEQ, SRAT, SEPL, HPRES, EPCR, EPSW | 1 | - |
积分点应力 | LOCATION, TEMP, SINT, SEQV, EPEL, S | 2 | - |
节点应力 | LOCATION, TEMP, S, SINT, SEQV | 3 | - |
注解
1当单元材料为非线性且 KEYOPT(6) = 3 时在各积分点处输出;
2当 KEYOPT(5) = 1时在各积分点处输出;
3当 KEYOPT(5) = 2时在各角点处输出;
表 2.3: "PLANE2 输出项和序列号" 列出了可以通过 ETABLE 命令,采用序列号方法输出的内容列表。更多信息见"ANSYS 基本分析指南" 中关于一般后处理 (POST1) 部分和本手册中关于"输出项和序列号表"部分。在表 2.3: "PLANE2 输出项和序列号" 中使用以下标记:
NAME
与表 2.1: "PLANE2 单元输出定义" 中相同定义的输出量;
ITEM
用于 ETABLE 命令的预先定义的输出项;
E
对于单值或常数型单元数据的序列号;
I,J,K,L,M,N
节点I,J,K,L,M,N 处数据的序列号;
表 2.3 PLANE2输出项和序列号
输出量 名称 | ETABLE 和 ESOL 命令输入 | |||||||
Item | E | I | J | K | L | M | N | |
P1 | SMISC | - | 2 | 1 | - | - | - | - |
P2 | SMISC | - | - | 4 | 3 | - | - | - |
P3 | SMISC | - | 5 | - | 6 | - | - | - |
使用 ETABLE 命令的表面解的输出项和序列号见本手册中的 表面解。
PLANE2 假设和限制
·单元的面积必须大于零。
·对轴对称分析,PLANE2单元必须位于总体坐标的X-Y 平面中,Y 轴必须是对称轴,如 图 2.1 "PLANE2 单元几何" 所示;轴对称结构建模必须满足 X≥0 。
·删除一条边上的中间节点,则意味着沿该边的位移变化为线性的,而不再是抛物线的。关于使用有中间节点的单元的更多信息参见 "ANSYS 建模和分网指南"中的"二次单元 (中间节点)"。
·只有在满足单元解部分所说明的条件时,表面应力输出才是有效的。
对于以下产品,本单元在上述一般假设和限制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定的限制:
ANSYS Professional:
·材料的阻尼 (DAMP) 特性不能用;
·流体体载荷不能用;
·特定功能中只有应力刚度可以使用;
·KEYOPT(6) = 3 不能用。